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如何瀏覽網路上的資訊

希望這篇短文可以引起後續的分享。
多年來一直有不認識的朋友問我說是怎麼吸收網路上的資訊,因為看上去我總是似乎常常能抓到新興領域的發起源頭,然後寫出來的角度,也常常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我要澄清,這絕對是嚴重的錯覺。

不過我有一些處理(processing)網路資訊的原則,倒是想和朋友們分享。通常在瀏覽(browsing)網路資訊時,我會用到三種模式:
  • 漫遊:這應該最容易了解。顧名思義,就是近乎無目的的漫遊,照著生理反應以及連結的舖設走,心到哪,手到哪,眼睛就跟到哪。視窗間快速切換,不刻意的大迫認知的模式。
  • 群掃:有目的的瀏覽,所以這會影響檢索、點擊、以及視窗和程式間交互運用的所有行為模式。若妳坐在我的後方,在電腦操作的行為上跟「瀏覽」類似,但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 專攻:就是解問題,花在每一個瀏覽視窗、程式視窗或是發呆的時間會大幅提高。桌旁也會擺紙筆,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這和大多數朋友在吸收網路資訊時的模式應該相去無多,但以下是我認為可能稍微不一樣的地方:
  • 因時:就是時間控制,也就是在瀏覽時要有時間意識。這算是某種紀律(discipline),也是維持專注力的基本功夫。例如在上述的「漫遊」模式時,我會控制好時間。畢竟這年頭讓人分心的網路玩意太多了,若沒有紀律,漫漫瀏覽就等同於大量吸收如可樂般的卡洛里。
  • 因人:這裡指得是瀏覽和處理由「人」直接第一手產生的資訊。我在看訊息的時候會想到背後產生這則資訊的人是誰。例如檢閱一則 twitter 訊息會反查原發文的背景(個人檔案或延伸連結)、過去的發文內容、發文頻率(看時間戳記)、以及誰曾經對她送出公開的直接訊息(如 @scheeinfo)。若是一篇刊載在 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的文章,我會先看站內有無此專文作者的個人檔案介紹,然後運用站內搜尋引擎檢索此作者的其他文章。若是發現作者的國籍是丹麥, 我會進入 google.dk 再把他的名字打進去查一下。若是英國則是 google.co.uk,俄羅斯換 yandex.ru 等。如果此作者待的是我比較熟悉的社經領域,那我更可以比較清楚的判斷說這篇文章我要採取什麼樣的角度來處理。會這麼做是有原因的,俗語說狗改不了吃屎。 在我的觀念當中,一篇文章鐵定看不出來人的訊息深度。我會「因人廢言」,也會因為之前在網路上的「認識」,加權某個人所放出來訊息。這對於在追自己有點底 子的新興領域訊息時會比較有效。例如我幾乎不看 Techcrunch,但我會知道不少作者的背景,以及他們之前在哪些單位待過。所以當我進入「群掃」的瀏覽模式時,我會透過搜尋引擎,運用一些常用的運 算元排列技巧,檢索此作者所發出的訊息圈。其實「因人」是最有趣的,所以類似像「社論」這東西,畢竟由一個模糊的「集體人」所發出的資訊型態,在有網路之 後,我就很少看了。
  • 因地:搜尋引擎和特別為手持裝置特性而打造的搜尋引擎,對於「因地」的處理越來越多,有時是方便,有時反而是不便。可能下次再說明。
過濾、記憶和整理的部份也有一些處理的手法,先留待下次。

http://blog.schee.info/2012/01/15/net-reading/#more-47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