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思考與讀書方法:論證架構(argument format)的威力

思考與讀書方法:論證架構(argument format)的威力

閱讀從不是易事。不少人對著一本書時,總是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 從何讀起、不知道如何可以準確地掌握書中的內容。經常有身邊的朋友問我:「你是如何讀書的?為什麼你能看那麼多書?」、「為什麼你總是像不用溫書似的?」 (在此澄清,其實我讀的書絕不多,而且我有溫書的……)

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這類有關讀書的疑問,而當你們宣問老師時,所得的回覆往往不是「讀書沒有特定的方法,要自己掌握」,就是「了解作者的立場,記下每一段的主旨……」等等的答案,我相信不少人聽了這些「說了等於沒有說過的」答案,心中的疑惑仍然存在。在此篇文章,我推薦一種思考與讀書方法給各位朋友讀者,希望這種方法對你有所幫助。

在論及此方法前,有三點是必須注意的。首先,我不敢自稱自己掌握了最有效的讀書的方法,邏輯上總有可能有更有效的讀書方法。其次,我也沒有斷言讀書只有一種方法。或許「人人讀書的方法都不同,選擇自己最適合的讀書方法」這句話是真的;但正如思考方法的目標一樣,「讀書方法」就是將各種不同的讀書的方法,系統化成一種普遍而且有效的方法,使人跟循這些方法,便能更容易而且更有效地掌握文章的內容。第三,這種讀書方法只能令你準確地掌握書中的核心內容與論證,而不能令你掌握書中的修辭技巧,例如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感染讀者?為何書中的篇幅要這樣編排?讀書方法是不適用於這些問題的。

那麼,這種讀書方法是怎樣的

讀書方法,可以分成五個條目,我們可以跟依循這五個條目讀書,從而掌握書中的核心內容與論證:

1.找出作者在文章裡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
2.找出作者對核心問題的回答。
3.找出作者回答這些問題時所提出的理據,將這些理據與答案,用論證架構(argument format)表達。
4.找出對作者的各種可能反駁,並且作者對這些反駁的回應。
5.運用思考方法,分析作者的論證與對反駁的回應是否成立。

1.找出作者在文章裡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

作者撰寫文章,往往都是有重要的目的。而這目的往往就是作者希望解答 或者處理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將作者撰寫文章的目的,用「問題」的形式來表達,便能從一開始便了解到這篇文大致想解決什麼問題。當然,不少文章都不會明顯地 顯示出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這時候,你可以從文章的題目或是首段找出核心問題,因為一篇文章的核心問題,往往都會顯現或隱現在題目或是首段裡。另外,有一 點必須主要的,一篇文章不一定只有一個核心問題,極有可能存在多於一個的核心問題。

2. 找出作者對核心問題的回答

老師教學生讀書時,都很喜歡說,要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旨。但我們如何理解「主旨」是什麼呢?所謂主旨,其實就是作者對核心問題的回答,也就是作者對某個論題的立場。在思考方法裡,我們可以將文章裡的主旨理解成作者的結論。

3. 找出作者回答這些問題時所提出的理據,將這些理據與答案,用論證架構(argument format)表達

當作者說明自己的立場後,就要提供理據去支持自己的立場,而這些理據就會與他的立場構成一個論證的關係。這就是說,我們可以視一篇文章為一個論證過程,作者的立場就是結論,作者所提出的理據就是前提(如果你不理解什麼是「前提」或「結論」,可以看這裡)。當我們這樣理解一篇文章的內容,我們就可以將整本書的內容用「論證架構」表達得極為清晰。

什麼是論證架構呢?論證架構,就是將一段表達論證的內容,用以下的方式表示:

前提(1)
前提(2)
前提(3)
所以,結論(N)

這種方式就是「論證架構」。或許,你會覺得這「論證架構」很笨拙、多餘無用。但,我要強調的是,千萬別看小這架構!書內的論證,往往都是龐大而且複雜的,我們要將龐大而且複雜的論證寫成這樣清晰的論證架構,絕不是易事。而且,當我們將複雜的論證寫成這架構後,書內最重要的內容便會變成清晰易明的前提、結論與論證,這不但使我們能輕易地檢驗作者的論證是否成立,更有助於我們記著書裡的內容。據我個人經驗,將書內的論證寫成論證架構後,我只需要花上比平時少三、四倍的時間記著書中的內容

4.找出對作者的各種反駁,並且作者對這些反駁的回應

老師在教學生作文時,往往都很喜歡說要用「破論」的手法。在讀書方法 裡,如何理解「破論」呢?所謂「破論」,其實就是作者嘗試舉出各種對自己的論證的可能反駁,然後再逐一回應這些反駁。一篇好的論文,必定會用「破論」,因 為自己的論證往往都會有相干的反駁,而成功地回應這些反駁,便能加強說服力。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除了需要找出作者的論證外,還需要找出這些「破 論」。

5.運用思考方法,分析作者的論證與對反駁的回應是否成立

最後,當我們將作者的論證與其可能反駁寫成「論證架構」後,便可以運用思考方法,分析作者的論證與對反駁的回應是否成立。


讀書方法的應用

空談是沒用的,我會透過分析以下的一段話,具體地展示「讀書方法」的應用:

「由於,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世界處處充滿危險,於是成年人往往都 極度保護他們的兒童。他們不應該這樣做,因為這經常會引起反效果。例如,過度保護兒童,很少機會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如何過馬路,則他們自己過馬路將會有更大 的危險。因此,我們必須緊記,孩子是有犯錯的自由,去了解這世界的危險。」

作者的核心問題是:
我們應不應該過度保護兒童?

作者的回答(結論):
我們不應該過度保護兒童。

運用論證架構表達作者的論證:

1a.例如,如果我們過度保護兒童,很少機會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如何過馬路,則他們自己過馬路將會有更大的危險。
1.所以,過度保護兒童會得出與預期相反的效果。(由於1a
2.另外,兒童有犯錯誤的自由,從而令他們更了解世界的危險。
3. 那些過度保護兒童的大人是希望兒童可以因而避免遇到危險而不會導致受傷。(假設[1]
4.如果令能兒童更了解世界的危險,這使兒童更容易地避免遇到危險。(假設)
5. 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度保護兒童。(由於1,2,3,4)




[1] (1),(2)是推不出結論的。要從(1),(2)推 出結論,就必然加上可能的假設。一篇文章的論證,往往都會有隱藏的前提,在寫論證架構時,我們必須將這些隱藏的前提顯示出來,這更有助於我們檢驗一個論證 是否成立,因為論證裡所隱藏的前提是有可能錯誤的。(有些作者為了使自己的論證成立,會故意地隱藏一些較容易被反駁的前提。)



張貼者:   下午6: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標籤